
导语:EULAR 2023有哪些全新亮点?一文盘点!
自1947年成立以来,EULAR大会一直肩负着促进与支持风湿性疾病的研究、预防、治疗与康复的崇高使命。弦歌不辍,薪火延绵,EULAR大会已践行76个春秋,而今年的大会再度攀上崭新高峰,以其宏大规模和丰富内容邀约全球学者携手同行。
在这场盛会上,智慧与洞见相互交织,灵感如火花般迸发,为与会者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学术体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届大会的精彩内容吧!
曲径通幽:精彩研究解锁疾病谜团
作为风湿科的常见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A)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历来备受风湿学界关注,其基础研究、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手段等也都在不断推陈出新。本次EULAR年会上,这两种疾病也成为热议焦点,相关研究成果也相继惊艳亮相。
摘要号:POS0468 A PREDICTION MODEL FOR SWITCHING OF BIOLOGICS AND TSDMARD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1]
入选研究:类风湿关节炎中生物制剂和tsDMARDs转换的预测模型
目的:基于RA患者就诊时收集的数据,开发了一个易于使用的模型,以预测在后续就诊时更换生物制剂的概率。
方法:从CorEvitas注册库中选择了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成年RA患者。转换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被纳入实验组,并与未转换生物制剂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匹配。随后,研究队列被划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用于开发和验证预测模型。
结果:研究共纳入了5050名患者,其中3016名患者用于训练数据集,2034名患者用于测试数据集。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6岁,大部分为女性(79.2%)。
最终模型包括按类别划分的既往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既往患者疼痛测量、CDAI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年龄组以及既往生物制剂治疗次数,这些因素与生物治疗转换显著相关(无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该模型在训练数据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随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测试数据集,发现其性能类似,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
结论:此简易模型不仅可以预测RA患者更换生物制剂的可能性,也可以作为一种应用程序被整合到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中,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患者治疗轨迹和生物制剂失败可能性的信息。
摘要号:AB0291 QUICK ATTAINMENT OF LOW DISEASE ACTIVITY LESSENS THE DISEASE BURDE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THE LONG TERM, EVEN WHEN A TREAT-TO-TARGET APPROACH IS APPLIED [2]
入选研究:快速达到低疾病活动度可长期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负担,即使采用达标治疗方法也是如此
目的:探讨在RA被确诊后的第一年,处于持续缓解状态、低疾病活动度或活动状态的患者,在接下来的1~3年内,其机体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疼痛和抑郁之间的关联。
方法:纳入了来自tREACH试验中符合2010年或1987年标准的所有RA患者,根据第一年内的DAS44 / ESR-3项(DAS)将其分为3组。与此同时,使用了多种测量工具来评估患者的机体功能、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和抑郁状况。另外,还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在1~3年的时间内,以性别、初始治疗、DAS和基线患者报告结果(PRO)评分作为协变量,用于比较随时间变化的PROs。
结果:与低疾病活动和缓解组相比,活动状态的RA患者更常见于女性,关节压痛点也更多,并且有着更高的基线DAS得分;另外,在随访的1~3年中,与其他组相比,处于活动状态的RA患者持续表现出更多的功能受限和疼痛感;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抑郁评分和心理健康状态没有显示出差异。
结论:在RA诊断后的第一年,如未能达到缓解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能与持续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相关。
摘要号:AB0484 DO JAK INHIBITORS IMPROVE PATIENT FATIGU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RESULTS FROM A PATIENT SURVEY [3]
入选研究:JAK抑制剂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疲劳吗?患者调查的结果
目的:评估被诊断为RA并伴有疲劳症状或有疲劳症状史的患者,在接受至少12周的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治疗后,其疲劳症状是否有明显改善。此外,还评估患者在治疗的最初2周内是否观察到任何改善效果。
方法:对接受 JAKi 治疗的RA患者进行了一项简单的基于临床的患者调查。具体问题包括“在JAKi治疗下,您的疲劳症状是否有‘显著改善’?”;“如果是,这种改善是否在开始JAKi治疗的2周内出现?”
结果:纳入了20名存在疲劳症状的RA患者,有13人(65%)表示他们的疲劳症状在接受JAKi治疗后“显著改善”。而在这13人中,有7人(54%)表示改善发生在开始JAKi治疗的前两周内。
结论:患者在接受JAKi治疗后的疲劳症状可能会很快得到改善,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开始的2周内就能感受到效果。
摘要号:POS0667 KNOWN AND LESS KNOWN COMORBIDITIES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WHAT ARE WE OVERLOOKING? RESULTS FROM THE SPARTAKUS COHORT [4]
入选研究: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已知和鲜为人知的合并症——我们忽略了什么?SPARTAKUS队列的结果
目的:评估了axSpA患者一系列涵盖大多数重要器官系统和疾病的共病发生率,并将其与匹配的普通人群对照组的发病率进行了比较。
方法:纳入了246例来自SPARTAKUS队列的特征明确的axSpA患者。对于每个axSpA患者都从瑞典人口登记册中随机抽取5名性别、年龄和居住区域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受试者(n=1230)。
随后,通过从斯堪尼亚医疗保健登记册检索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中 (ICD-10) 的诊断代码,调查涵盖大多数重要器官领域的55种不同共病的发病率,并在纳入队列之前的10年期间收集这些代码。使用单变量逻辑回归比较axSpA患者和对照受试者之间各种共病的发生率,同时使用Beniamini-Hochberg程序进行多次检验纠正。
结果:几乎所有被调查统计的共病在axSpA患者的发病率都比对照受试者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在已知的关节外症状方面,axSpA患者组的发病率明显较高: 前葡萄膜炎 、IBD、银屑病。以前鲜为人知的共病,如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纤维肌痛和肾结石等,在axSpA患者组的发病率也明显更高。
此外,与对照受试者相比,经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的axSpA患者发生众所周知的副作用的比例也较高: 胃炎、高血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白内障、青光眼和脊椎压迫的发生率更高,还有更多的患者因感染而住院。
结论:目前axSpA患者各种共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背景人群,无论是已知的或鲜为人知的共病,都值得我们重视并进行恰严的干预管理。另外,虽然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不推荐用于治疗axSpA,但研究结果强调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常见,在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
摘要号:POS1113 PROFILING OF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S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PATIENTS REVEALS STRIKINGLY DISTINC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IL-17A INHIBITORS AND TNF-BLOCKERS[5]
入选研究: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系统免疫反应分析揭示了IL-17A抑制剂和TNF抑制剂截然不同的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
目的:比较IL-17i和TNFi对免疫细胞频率和诱导免疫反应的影响,以了解这两种药物在axSpA患者体内的作用机制。
方法:研究纳入了40例axSpA患者,采用高度标准化的全血刺激试验方法,分析了患者在接受IL-17i或TNFi治疗前后外周血样本中对微生物和特定通路刺激诱导的免疫反应。
结果:IL-17i对系统免疫反应的影响非常有限,在比较治疗开始前和16周后样本中全血刺激培养物的基因表达变化时,几乎检测不到任何显著差异。相比之下,TNFi治疗引起了患者免疫反应的显著变化,影响了4000多个基因的表达。对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析表明,TNFi也显著影响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而经IL-17i治疗的axSpA患者的刺激培养物中仅观察到细微变化。此外,与接受IL-17i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TNFi治疗的患者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也有显著改变。
结论:目前使用的两种axSpA生物制剂TNFi和IL-17i具有截然不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TNFi治疗对系统免疫反应具有主要作用,并可能增加对感染性微生物的敏感性。与TNFi相比,IL-17i对系统免疫反应的影响较小,表明其可能作用于非免疫细胞和/或炎症组织。
虚实交织:影像学的探索与突破
影像学在axSpA的疾病活动度评估、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本次EULAR大会中,多位专家也围绕影像学在axSpA诊疗中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来自德国柏林的Kay-Geert Hermann教授首先提到了"回填"现象,在他看来,该概念指的是关节间隙被非软骨组织填充的情况,可以通过MRI的T1加权扫描观察到[6] 。在骶髂关节的MRI扫描中,推荐使用特定的序列来检测结构性损伤,并结合STIR序列提供更详细的可视化。现代MRI扫描仪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序列技术来提高关节侵蚀预测和成像效果。此外,机械因素也被认为在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包括骨关节炎和致密性骨炎,这些变化可能与受力区域相关。随着疾病进展,机械负荷可能导致骨骼受损和退化,进而加剧疼痛和功能损害程度[7] 。
另外,ASAS标准自公布之日起就受到广泛批评,主要是因为其过于宽泛、容易满足,可能导致对axSpA的过度诊断。此外,由于患者的遗传和临床异质性,ASAS标准被认为无法充分涵盖这一问题 。为了改进诊断准确性,来自荷兰的 Robert BM Landewé 教授认为当前的工作应致力于整合多种影像学技术和临床指标,例如结合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来评估脊柱和关节的病变情况。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诊断标准,包括验证和优化现有标准,并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指标[8] 。
与此同时,Walter P. Maksymowych博士及其团队分享了关于评估2009年ASAS分类标准的研究成果[9] 。研究纳入了一组连续转诊至风湿免疫科的疑似axSpA患者,通过5个阶段的评估对他们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显示,2009年ASAS分类标准的敏感性接近74%,特异性为84.3%,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研究还观察到成像评估组和临床评估组的敏感性较低。尽管如此,该研究为改进和优化axSpA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破茧重生:药物创新开启治疗新篇章
在本次EULAR大会中,创新药物的发展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其中,巴瑞替尼和依奇珠单抗分别代表了RA和axSpA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因此,这两种药物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研究人员在本次会议中也分享了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经验,以推动这些创新药物的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
摘要号:AB0455 BARICI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CHINA: 24-WEEK RESULTS OF POST-MARKETING SAFETY STUDY [10]
入选研究:巴瑞替尼在中国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4 周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结果
目的:描述巴瑞替尼在实际临床中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RA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纳入了667例接受巴瑞替尼治疗的RA患者(剂量为每日2mg或/和4mg),并进行了为期24周的随访,评估了安全性和疾病活动度的有效性。
结果:在24周的观察期内,250名患者(37.5%)出现了不良事件(AE),其中28例(4.2%)为严重事件。两名患者(0.3%)死亡,一例死于肺炎,另一例死因不明。严重感染、带状疱疹和肝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0.6%、1.0%和3.4%。没有患者符合潜在的Hy's法则实验室标准(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3倍正常上限和总胆红素≥2倍正常上限)。研究中发现1例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尚未报告静脉血栓栓塞(VTE)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
在第24周的有效性分析中,采用基于C反应蛋白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CRP)缓解/低疾病活动度应答率为66.6%(235/353),采用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缓解/低疾病活动度应答率为64.6%(228/353),采用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缓解/低疾病活动度应答率为63.5%(242/381)。
结论:在中国RA患者中使用巴瑞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全球RA患者相当。在研究中未观察到VTE或MACE的发生,并且没有发现任何新的安全性信号。
摘要号:POS0848 DISCONTINU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BARICITINIB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CCORDING TO PATIENT AGE AND PRIOR TREATMENT: 2-YEAR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OHORT OF THE RA-BE-REAL STUDY [11]
入选研究:据患者年龄和既往治疗情况,巴瑞替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停用和疗效:来自 RA-BE-REAL研究的欧洲队列的2年数据
目的:基于先前的b/tsDMARD使用情况(初治/经治)和年龄情况(<65岁/≥65岁),报告在欧洲接受巴瑞替尼或b/tsDMARD治疗的RA患者的治疗终止和有效性。
方法:纳入了首次接受巴瑞替尼2或4mg(队列 A)或任何b/tsDMARD(队列 B)治疗的RA患者。主要终点是评估在2年内,因任何原因(排除持续反应)导致的治疗终止时间(TTD);此外还通过对队列 A和队列 B的亚组进行事后分析和描述性分析,观察患者先前的b/tsDMARD使用情况(初治/经治)和年龄情况(<65岁/≥65岁)对治疗终止情况以及疗效的影响,持续时间同样为2年。
结果:在2年内,在年龄<65岁的b/tsDMARD初治患者中,分别有31.1%、54.7%和47.6%的患者停止接受巴瑞替尼、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和非TNFi的治疗,相应地,在年龄≥65岁的b/tsDMARD初治患者中,停药率分别为28.4%、65.6%和44.0%;另外,在年龄<65岁的b/tsDMARD经治患者中,停药率分别为47.9%、59.0%和65.5%,而在年龄≥65岁的b/tsDMARD经治患者中,停药率分别为42.0%、78.3%和66.7%。
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无论患者之前接受过何种治疗或年龄如何,巴瑞替尼的治疗终止率和疗效在两年内保持一致。
摘要号:POS0830 BARICITINIB VERSUS TNF-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N INADEQUATE RESPONSE TO CSDMARDS: 12 WEEKS RESULTS OF A PRAGMATIC, MULTICENTER, OPEN LABEL, NONINFERIORITY TRIAL [12]
入选研究:巴瑞替尼与TNF抑制剂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对csDMARDS反应不充分的患者中的对比:实用、多中心、开放标签、非劣效性试验的12周结果
目的:在达标治疗(T2T)原则指导下,证明经csDMARD治疗无效的RA患者在转换巴瑞替尼治疗后的非劣效性(NI),并且在NI得到证实后,进一步证明其优越性。
方法:在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开放标签治疗,并于研究开始时(基线)和每12周进行一次随访,直至随访结束(48周)。每次随访包括全面的临床评估,并收集包括PROM在内的患者的自我报告问卷。研究主要终点为巴瑞替尼与TNFi在第12周达到ACR50反应的患者比例的非劣效性(NI),如果非劣效性得到证明,则进行优越性测试。针对主要疗效分析,对达到ACR50反应的患者比例进行了比较,并使用Wilson评分法计算了95%的置信区间,巴瑞替尼的非劣效性界值设定为-12%。
结果:共纳入199名患者,其中102名接受TNFi,97名接受巴瑞替尼作为首次治疗方案。在12周时,巴瑞替尼组和TNFi组的患者达到ACR50反应比例的95%置信区间下限均偏离零点的右侧。在主要终点分析中,巴瑞替尼在非劣效性方面优于TNFi,并在统计学上表现出优越性。此外,第12周时,74%的巴瑞替尼组患者实现了DAS28缓解(DAS28-CRP <0.6),而TNFi组的患者比例为46%(p<0.001)。
结论:在真实世界中,针对csDMARD治疗无效的RA患者,巴瑞替尼在12周内表现出较TNFi的非劣效性和优越性。
摘要号:AB0968 RAPID ONSET OF EFFICAC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TIVE RADIOGRAPHIC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TREATED WITH IXEKIZUMAB: A PHASE 3 STUDY [13]
入选研究:使用依奇珠单抗治疗的中国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快速起效:一项3期研究
目的:评估接受依奇珠单抗治疗的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r-axSpA)患者的起效时间。
方法:基于中国的一项3期研究数据,考察了多个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国际脊柱关节炎工作组评价标准(ASAS)40应答率、ASAS 20应答率、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自基线的变化、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自基线的变化、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自基线的变化以及ASDAS<2.1应答率。
此外,该研究还评估了其他次要疗效指标,包括ASAS各个指标(患者整体评估、脊柱疼痛、炎症/晨僵、功能【BASFI】)自基线的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rCRP)自基线的变化,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重要改善(ASDAS自基线降低≥1.1)的患者比例、达到具有临床意义的重大改善改善(ASDAS相自基线降低≥2.0)的患者比例,以及BASDAI50应答率。
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依奇珠单抗治疗组的患者在第1周就显示出更高的ASAS40和ASAS20应答率(p = 0.042和p < 0.001)。此外,在几乎所有上述疗效指标中,依奇珠单抗组在第1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都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p < 0.05)。
另外,从第2周开始,依奇珠单抗组达到临床重大改善的患者比例和BASDAI 50应答率显著高于依安慰剂组(p < 0.05)。此外,依奇珠单抗在以上所有疗效评估指标上的良好疗效均维持至第52周。
结论:在中国的AS患者中,依奇珠单抗在ASAS应答、ASAS核心指标、疾病活动度和功能方面均表现有效。
摘要号:AB1105 LONG-TERM SAFETY OF IXEKIZUMAB TREATMENT IN ADULT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PSORIATIC ARTHRITIS, OR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A POST-HOC ANALYSIS OF END-OF-STUDY PROGRAM DATA RELATING TO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14]
入选研究:依奇珠单抗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或轴性脊柱炎成年患者的长期安全性:一项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的研究项目结束数据的分析
目的:报告在长期研究计划结束时观察到的依奇珠单抗治疗成年银屑病(PsO)、银屑病性关节炎(PsA)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方法:通过25项随机临床试验(其中包括17项PsO、4项PsA和4项axSpA试验),对于依奇珠单抗在长期使用中的MACE发生率进行了评估。该评估纳入了治疗时间跨越至2022年3月的数据,并根据治疗年限对MACE的发生率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在PsO患者、PsA患者和axSpA患者(IR=0.3)中,MACE的发生率较低。在PsO队列中,共报告了103例MACE病例,其中20例死亡,57例康复,17例病例康复但有后遗症。在PsA队列中,共报告了12例MACE病例,其中2例死亡,9例康复,1例病例康复但有后遗症。而在axSpA队列中,所有报告的6例MACE病例均康复。此外,在PsO、PsA和axSpA队列中报告的MACE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中风和血管性死亡。
结论:在依奇珠单抗长期治疗中,MACE发生率较低且稳定。
摘要号:AB1097 MALIGNANCIES WITH LONG-TERM USE OF IXEKIZUMAB IN ADULTS WITH PSORIASIS, PSORIATIC ARTHRITIS, OR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A POST-HOC ANALYSIS OF DATA FROM 25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15]
入选研究:患有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或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成人长期使用依奇珠单抗导致的恶性肿瘤:25项随机临床试验数据的事后分析
目的:对接受了至少一剂依奇珠单抗治疗的PsO、PsA或axSpA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PsO)或3年(PsA、axSpA)的观察和分析,以评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方法:对截至2022年3月,25项随机化临床试验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涵盖17项针对PsO、4项针对PsA和4项针对axSpA的试验,旨在评估依奇珠单抗治疗期间每100患者年(PY)恶性肿瘤的暴露调整发生率。
结果:在治疗期间,PsO患者、PsA和axSpA患者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保持较低水平且稳定不变(≤1.2/100 PY)。在6892名PsO患者中,有141例发生了恶性肿瘤;在1410名PsA患者中,有15例发生了恶性肿瘤;在932名axSpA患者中,有9例发生了恶性肿瘤。值得注意的是,在PsO患者中,有55例报告了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而在PsA患者中,有9例报告了NMSC。在axSpA患者中没有报告NMSC的发生。
结论:在观察期内,接受依奇珠单抗治疗的成年PsO患者、PsA患者或axSpA患者,其治疗期间恶性肿瘤的IR保持较低且稳定水平。
小结
EULAR 2023的圆满收官,为风湿性疾病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希望。在这次盛会中,专家们展示了他们对风湿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凸显了全球合作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性。随着新的治疗策略的不断涌现,可以预见临床医生将以更加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风湿性疾病的挑战,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